學校首頁
撰文: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心理諮詢師程衛強先生
筆者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已有一段時間,發現坊間不少機構和父母的價值觀已經扭曲,受苦的卻是下一代。同時,筆者亦明白父母所承受的壓力,因為坊間的競爭也許太大了。
筆者的教育理念,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。小兒的興趣班絕對不少,也有參與公開的比賽,但全都是他自發參加的。我沒有強迫他學習,我做的只是讓他多接觸不同的事物,從「玩」的角度去讓他感興趣。當然,不是每一件讓他接觸的事,他都會有興趣,但也不要緊,世上好玩的事頗多呢!
以學琴為例,有一次他走到家中附近一間琴行裡面試玩,從此就愛上了彈鋼琴,然後嚷著要學。可是筆者沒有立即讓他學,而是讓他有更多的接觸機會,讓他肯定了再學。雖然他已經學了超過一年,但連一級也沒有考。因為筆者認為他的興趣不至於能應付考試的壓力,亦不想令他對音樂失去興趣。
以普通話朗誦比賽為例,在小兒唸K1時,老師挑選同學參加比賽,他回家後表示雖然也想參加,但老師沒有選中他。媽媽對他說:「如果你想參加,你要自己告訴老師呀!」K2時情況一樣,他回家後也有告訴我們,我們的回答也是一致的。到了K3時,老師又再挑選同學出賽,也是沒他的份兒(老師一般都不選父母都說廣東話的同學)。可是,這次他舉手了,還大大聲的說:「老師,我都會說普通話呢!」於是老師要他在班上說幾句,便成功入圍了。自此,他樂於參加比賽,拿到了獎牌他固然會高興,但當然也會有失敗的時候,我們就會和他檢討,讓他有面對失敗的心態。筆者想,就是這份成功感,讓我們的下一代自發地去參與、嘗試。
又以打乒乓球為例,因為家人的一次教會旅行中,孩子在營地跟爺爺玩過乒乓球,於是又嚷著要學。當然,筆者也沒有一口答應,只買了一雙乒乓球拍跟他在公園「切磋」一番。到真正讓他學習時,他很用功,學了幾個月,終於可以跟教練搓近2 板,成績算是不俗吧?
學習發自興趣 提升自信
所有的學習都發自興趣,不是更好嗎?這是筆者的理念。
筆者明白幼稚園要面試,但「訓練」方式卻大相徑庭。筆者也有舉辦面試班和適應班,而且成功入讀名校的學生也不少(近76 %受訪學生能考入全港首50名幼稚園或重點學校/國際學校),但用的卻是活動及遊戲,令孩子開心之餘,也能提升他們的自信。
我們都愛下一代,家長忍心將他鍛練成為考試機器嗎?